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曾经讲过:一杯水里面有八万四千众生。佛有规定:所有比丘都要带一个漉水囊,现在叫做滤水囊;比丘到了野外喝水时,水一定要先滤过。以前的人胃肠健康,有虫无虫都照喝,把水中的细虫喝下去也变成营养了,现在的人喝下去就会拉肚子。以前的人,喝生水是很平常的,比丘二众在外,喝生水也很平常,所以要带滤水囊,用那个布囊先把水滤过才可以喝。为什么要过滤?因为水里面有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就是不杀与不盗,接着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语。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众生的眷属,能够保护众生的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阿含经里面有说:一切众生以四食存。何谓为四?抟、细滑食为第一,触食为第二,念食为第三,识食为第四。彼彼众生所食不同。(《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说,佛陀说我们一切的众生,都是因为饮食的关系,才存在在这个世间里面。这个饮食有四种种类:第一个叫作抟食跟细滑食。那什么是抟食跟细滑食?也就是说我们会吃饭、面、蔬菜等等的这些饮食,它都是一抟一抟的,它都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菩萨每一世修集很多福德,每一世都只用掉一点点,每一世修集一百份的福德以后却都只用掉一份,不断的累积下去,成佛就快,每一世的道粮都用不完;用这些福德道粮才能修佛菩提道,才能攝取众生,攝取众生就是成就自己未来成佛时的佛土。-----平实导师《维摩诘经讲记(第四辑)》〈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又譬如在路上,碰到有人说他缺钱没有足够的钱可以回家,希望你能布施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的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善缘就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使得他人对你产生好感。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他们的恶心所比较弱,他们不知道杀人是对众生不好的,没有人来警醒他们,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传统,是由他们这种邪执,这种执取的文化造成。可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在文明的社会,你同样杀人,可是你是瞋恨对方,因此你的果报,是不是应当就比刚才那一个文化不昌明的地方,所去杀人来得重呢?那当然是!古时候的人生存,他就自命为别的种族都是跟他敌对的,所以他们为了生存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主张认为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如果灭了,还是回归到大自在天;如果大自在天瞋恼不高兴,那么众生就都要受苦;反之,大自在天欢喜了,那么众生就都能得到安乐。也就是说,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大自在天所生,而有情的苦乐也都根源于大自在天的高兴或不高兴,这跟一神教的主张,大致上是相同的。持第二种主张的人,他们观察到现有的现象世界的种种现象,的确是历历分明存在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0.今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21.今生常咳嗽,前世冬天给人冰冷食物。22.今生没有儿女,前世杀雏鸟。23.今生多子多孙,前世喜欢救养生物命。24.今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25.今生短命,前世好杀生。26.今生大富,前世好布施。27.今生聪明,前世喜欢诵经求学问。28.今生愚笨,前世为畜生。29.今生急躁,前世为猴子。30.今生有恶疾,前世破坏三宝。31.今生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佛说不是!大部分的众生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功德,反而是被贪、瞋、痴这种怨恨、怨害所缠缚着,随着生死流而不能够解脱。这菩萨就觉得奇怪:如果这样,这世界不应该叫作娑婆啊!我们来看到下一段,佛说:相庄严星宿积王,彼佛剎土亦有行菩萨乘,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成就忍辱,将护有情善自调伏,若诸有情以众苦具而来加害,悉能含忍终不放逸贪恚愚痴。善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法界中是有所谓本来存在的法,什么叫本来存在的法呢?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就是我们所有众生的第八识心,这个心是无量无边,没有边际的,也是无限的;可是他又是固定的数量,因为有众生无量无边的第八识如来藏,同时存在法界之中。有人可能会问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第八识存在呢?佛陀说:这本来就存在。所以这个第八识如来藏,他是无生的。也就是说他这个法并不是被出生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三界:就是指众生所处的境界。三界只是一个施设,是因为众生有三种大层次的境界,所以叫作三界。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由于还没有离开轮回,不具备出世间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不是科学家所讲的世界持续不变的扩大或持续不变的缩小,而是说当众生的恶业报尽,或是善报即将开始时都会开始转变;由成劫后的住劫开始不久时的不宜人类居住,然后渐渐的提升到人类能居住的状况,显然世界必须会改变;然后世界将坏而必须另有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等字样;并且与家属或同修之师兄姊们互相帮助,以确保能依所签条件,进行器官之捐赠,这样也才能我们发心布施内财,及救护众生之大功德。总合来说,佛教对器官捐赠的义行是肯定而且随喜赞叹的;但如果菩萨们发心要作器官捐赠,还是请您务必要作好万全的防护措施,才能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我们发心布施内财的大悲愿行。------张正圜老师(原标题:佛教鼓励器官捐赠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看见恶世的众生有五浊的现象就会发菩提心呢?这得要从五浊来加以了解了。五浊的第一浊就是劫浊,可是劫浊是从哪里来的?劫浊就是无法超越劫数;劫数讲的就是一个大劫,或者讲一个中劫,就是讲住劫,众生都不能超越它。不能超越的原因是因为有坚固妄想,因此而执着于色身,这就是色身坚固妄想。如果不执着色身,你就可以超越劫浊,因为你自己已经确定可以随时随地舍身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宇宙空间充满了黑物质,科学家认为:宇宙组成成份器世界—由原子及次粒子组成仅占5%、暗物质23%、暗能量72%(山河大地都是由世尊及众生的如来藏—暗物质及暗能量所构成的)注:科学家并不是直接观测出暗物质(因为暗物质非由物质粒子构成,无法由我们前五识感官及一切仪器测量得知但他们却充满你我间的虚空中)而是观察天体运行中似乎存在不明物质及能量(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他们的恶心所,就是那恶心所比较弱,因为他的恶心所比较弱,是说他们不知道杀人是对这样众生不好的,他没有人来警醒他们,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传统,他们这种邪执,然后这种执取的文化造成。可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在文明的社会,你同样杀人,可是你是瞋恨对方,因此你的果报,是不是应当就比刚才那一个文化不昌明的地方,所去杀人来得重呢?那当然是!古时候的人生存,他就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作众生身形。或作云形。或作诸佛相好形。或作光明形。或作种种珠网形。或作一切门闼形。或作诸庄严具形。如是等。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以十方摩尼云为体。或有以众色焰为体。或有以诸光明为体。或有以宝香焰为体。或有以一切宝庄严。多罗华为体。或有以菩萨影像为体。或有以诸佛光明为体。或有以佛色相为体。或有以一宝光为体。或有以众宝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