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到这种状态,魔就会换一个方式,他就会在冥冥之中发动这位参禅人的眷属、亲戚及好友、同修道友,来激劝参禅人去广修各种福业、做善事、劝募、起造佛寺、救济,做各种义工,举办各种活动。我们因为人情的缘故,不好推辞,所以就一天到晚被拉着到处去修福行善。结果就荒废了我们的功夫及参禅的那些境界,使我们离开了禅法,使我们心散乱。我们渐渐又会乐于世间的各种法,出离心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连免费的结缘书籍都读不懂,又何谈局版书呢? 甚深法义,需恭敬以求,愿意恭敬来求的人,才是真正直心学法之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护持如来正法 那些认为诸佛菩萨应该来救自己,诸佛菩萨应该来帮助自己,正是无明深重、慢心深重之人,尚且不知自己深处三界火宅,急需救度,却犹自来指责菩萨应该如何如何,云云,乃至狂言曰:呵呵谁让他是菩萨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此你想要有修养,先修口;世界上哑巴最不造口业,不过哑巴心里面瞋恨也不行,所以我们口里面说人好话,心里面对人要恭敬,心口如一,这是处世的第一方。》(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48~49)平实云:星云法师如此言语,乃是平实十余年来所奉行者;尤其出道早期,完全奉行;乃至有人问及月溪法师之法道,问及星云、圣严、惟觉、自在、元音……等法师居士之法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斯等事,皆是地狱业。星云“既知”人生如戏,既知“不须计较、不应与人争强斗胜,以免两败俱伤”;既知“应与人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又何苦主动无根诽谤余之?何苦无根谤余为邪魔?为外道?为法有毒?如斯言行,与己之开示于四众者迥异,显示星云自身之心口不一也。平实今则以星云之语还赠星云:“人生如戏,在如戏的人生里面,不要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未能断离我所之贪著者,则不能入学解脱道,误以为世间六尘万法皆是可贪可乐之法故;对如是人,则当教以我所之患:是味为患,变易无常,有为非真,无常即苦,贪之复招苦业,当速远离,以免为之所缚而转造恶业,为业所牵而流转生死。学人若受此教,得离却我所贪著,则教观行:觉知心之我虚妄、思量心之意根我虚妄、三受五受之我悉皆变易无常,无常故苦;觉知心、思量心之心行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天晚上都不知道明日能不能起来,在这样无常的人生岁月里,哪里有时间去论长道短呢?》(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36~37)平实云:既然如是,则星云法师应当专心致志于临济禅之宗门证悟,应当如救头燃,汲汲营营、如丧考妣而参究之,何须以凡夫身分而顾虑一世之名闻利养,见人便说平实之短长?更作无根谤法之愚行?明日起不起得床?自己尚且不知;死亡前后之许多过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无根诽谤之行,出于星云法师曾受具足戒者之身上,岂非正是末法众生之写照?观乎佛光山四众(特指星云法师座下出家二众),每日佛前唱诵忏悔偈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佛前求忏悔。”又发愿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每日佛前唱诵、忏悔罪业,祈求佛菩萨加持得遇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是缘故,明清两代之真悟者,皆不能正大公开弘传真正如来藏,必与皇帝所“悟”互相抵触故,只得依佛之命而投生于地区,希望从内部改变“佛教”法义,导归,虽然仍因藏人薄福及业力而归失败。然而由此亦可证知元、明末、清朝之显教正统佛教遭受压迫,正理无法弘传而受压抑之实情。然而星云法师浑然不知此理,不能了知顺治皇帝之堕于意识心之知觉性中,犹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且道:洞山这一句,究竟意在什么处?令百颜禅师直下无语?只得开粥饭共过一夏?星云法师若于此句犹悟不得,早是不堪,早该关闭佛光山,早该再次封山、上下苦参;更哪堪无根诽谤贤圣所弘世尊?愚痴乃尔!佛光山在家二众既非专业之佛法修行者,我则不问;如今且要问尔出家二众:“百颜与洞山之间,单就湖南观察使,便作得许多文章,流传至今日,平实更又拈之,提问于星云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无根诽谤,不肯信受已,却又每日黄昏立在佛前忏悔业障。如是已,却又每日晨朝立在佛前发愿:愿证无上菩提,愿得值遇真正菩萨,证得般若实相。如是,诽谤佛遣来受生弘法之菩萨已,却又每日立在佛前,恳求佛菩萨别派菩萨前来传授、前来救度之;及至别派菩萨受生于人间,二三十年后出世弘传时,却又诽谤之。如斯等人,诸佛菩萨亦复无可如何,每日闻其祈求已,亦唯有苦笑怜悯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知一切佛法皆在有情各自本有之第八识如来藏中,由如来藏藉种种缘及无明因、业因,而有众生出现于十方三界中,此心名为空性。由有众生流转于三界中,故有觉知心之分别功能,故能参禅而得证知如来藏心,故能从亲证如来藏而了知一切法界之真实相;如是法界之真实相即是佛法,若无众生,则无一切佛法可言;若入无余涅槃,唯余如来藏存在时,则是“无智亦无得”之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我们若想悟道要用心,要想成功立业,不是在那里喊口号,要紧的是要把事情做好。做人要把人做好,修行要把心修好,无论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像现在我们看到电影、电视的金马奖、金钟奖,在表扬的时候,有最佳的主角,还有最佳的配角,这个很重要。不一定你做主角就是最好,有时候荷花虽好,没有绿叶衬托,也显不出荷花的美好。不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生情,万劫羁索;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师上堂曰:“今夜不得问话,问话者三十拄杖。”时有僧出,方礼拜,师乃打之。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什么打某甲?”师曰:“汝是什么处人?”曰:“新罗人。”师曰:“汝未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特别是对真悟之人所作诬谤,尔星云舍报之时,纵言无力能受以求免受,仍须勉力自受,乃是自己所作者故,非人之事与业故。今劝星云法师已,且举德山畜生公案,共诸佛光山信众,宣说临济正统之禅宗法义:朗州德山宣鉴禅师一日上堂开示曰:“未悟之人,若开口请问法义,那就有过失;若是不开口问的话,却又错了。”开示甫毕,有一僧出列礼拜德山禅师,德山见状便打。那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过,流行的东西不名牌不重要,最好是自己做个名牌吧!》(香海文化事业公司《迷悟之间》第四辑,页218~219)平实云:星云法师一生劬劳、奔波各洲,目的即是将自己塑造为宗教上之名牌,将佛光山塑造为世界之名牌,如今已经成功。慈济亦复踵随其后,开始向世界名牌之目标进发,开始作国际化之事与业,欲获取德蕾莎修女在世界上所得之同等名望;是故近年经济虽然困窘,产生大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香海文化事业公司《迷悟之间》序文)平实云:星云法师在世间法上之用心,一向皆极为成功;写作《迷悟之间》一书亦复如是,在世间法上极为成功。此乃吾人所应赞叹者,对于世人之移风易俗,有其极大之功德;对于初学佛法诸人,亦有极大之功德,能令初机学人之世俗功利贪瞋等心性有所转变,乃至教化世人为人处世之道,增进世间法上之福祉、家庭和乐……等,可谓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因此师善于宣传聚众,广聚生徒,故所误导信徒之数甚众;余以愍诸佛子受其误导、同堕未悟言悟大妄语业故,必须再三得罪惟觉法师,予以拈提,不再隐其名讳,藉以警觉中台山之四众;有智生徒当速共禀惟觉法师扬弃常见外道邪见,回归。坛经“不思善不思恶”者,非谓修已然后不思善不思恶,乃谓从无始劫来本就不思善恶之真心。闻法说法之心乃是觉知心,非是真心;佛于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乃问僧宝德、道翘:“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攻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遂至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胤遂礼拜,二人连声喝胤,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僧徒奔集,递相惊讶:“何故尊官礼二贫士?”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乃令逐之(乃令人随后追之);急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闾丘入师房,止见虎迹,复问:“在此作何行业?”翘曰:“唯事负舂供僧,闲则讽咏。”入厨寻访寒、拾,见于灶前向火,抚掌大笑;闾丘致拜,二人连声呵叱,执手复大笑曰:“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相携出松门,自此不复入寺。闾丘归郡,送净衣香药到岩,寒高声喝曰:“贼!贼!”遂入岩石缝中,且曰:“报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