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轮回的证明》之三中,尊者迦叶为一人证明轮回的存在,根据他本人提出的疑惑,打了无数比方来证明,但都未能使此人完全信服(当然这是这人要看看尊者的辩才究竟怎样才故意刁难的)。原文末学只节选了一段,现在节选的是最后一段,这是一个生动风趣,带着黑色幽默的无奈比方。尊者鸠摩罗迦叶告曰。蜱肆。复听我说最后譬喻。若汝知者。善。若不知者。我不复说法。(我最后再打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藏一直都在分享、一直都在彼此配合,从来没有半点吝惜和不舍,而我见总与占有、把持相应,于此行为以及状态相对应的情绪表现为焦虑、不安、冲动、依恋、恐惧、得意、贪婪等,自我总是如此,在四面树敌,这个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我见把持的状态下,环顾四周,似乎四周都有很多镜子,每个镜子里都有我在,每个心念在缘外境时,都立刻以自我为中心,分出你我、取舍。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记这段看来好像没说什么,但其实这一段所说的四个法是让我们在证悟之后,能够迅速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不容易,我们来听听看世尊怎么开示。如果你们能具足这四个法,一定会趣向菩提、其心坚固。这样要超越第一大无量数劫,就不是难事;若能这样做,《解深密经》所说的:以一年为一个大劫,在一年之中过完一个大劫,乃至一日过完一个大劫,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记一切恶友及诸烦恼业,都是菩萨们在修学佛道过程的庄严助伴,正是逆增上缘:一切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所以遇到恶友时还得在心中感谢他。因为他,所以有机会让你修忍辱行,也促使你更努力进修而加速你道业的成就,所以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诸位想想看:从我们出来弘法以来,十三年了,每遇到一件事故,我就有更妙的法为你们写出来。第一次他们拿月溪法师的东西来否定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一目菩萨初果——须陀洹一个人参禅,悟明真如,能够时时体验觉知真如的空与不空,时时体验真如的真实存在、不生不灭的缘故,所以我见身见同时断除,那么当下就离开了四相。声闻初果向断身见以后,还有受、想、行、识的我在。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果可证。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等四相。必须再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實導師說愛語是度眾生,跟眾生廣結善緣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師地論》卷46〈18菩薩功德品〉說:「愛語攝事,於諸攝事最為殊勝。」(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師地論說愛語是四攝法中最殊勝的,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愛語就是為眾生說法或布施時要和顏悅色,不要老是板著臉孔看不起人;而且說話要柔軟,要慈愛,這就是愛語。因為「齊人不食嗟來之食」,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你要建立那么多的坚固的菩萨种性和作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要许多的甘愿才行。你要像如来藏这样,祂就是甘愿作这样守护你的角色,不会想要出头。所以呢,单是从如来藏的这一个体性出发,你就能改变你的种性,更何况是说,你如理思维,就能改变更多。总之,你要想啦,你现在所看到的众生,他们活不过一百岁,他们不管再怎么样,再怎么样,都活不过一百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因此不用说,我们也知道,接下来,你一定呢,看到漂亮的东西,就会继续漂亮,你爱的东西,就是继续爱,就是说,你在那一刹那,在多刹那,甚至有几秒钟的时间,你可以决定,但你还是不决定,接下来,你一定会苦。那你说,这就有点跳得是不是太快了,没有错,身行的运作是很迅速的,接下来,你会去贪求那个东西,可是因为你要持戒,所以你会产生很多的作意互相地衝突,即使你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诤胜习诤胜的习气就是说:凡是一切的事情都要站在别人的前面当首领,一切的场合都要出人头地,不肯隐忍吞声;一切的场合都希望每一个人佩服我自己,降服于我,这就是诤胜的习气。我们学禅的人,如今既然已经明心见性。我们也已经知道、已经能够辨别当今在说法教禅的这些人之中,哪些人还没有明心?哪些人还没有眼见佛性?但是我们不去跟他诤胜,我们绝对不公开的指名道姓,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关于「忆所修福」,平实导师是这么说明的:「探望病重即将舍报的人,教他『忆所修福』,只想这一世所做的好事,所有恶事都不要想。因为人的往生有三种状况:1.随业往生,看这一世所修是善业还是恶业,善业受善报,恶业受恶报。可是有轻重之分,看哪一个最大,最大的会先受报。2.随念往生,虽然业种还在,但是念力会改变。专注在大善业的福德上面,因为念力的关系,导致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小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现在知道要精进早起,但坚持不久,几天以后又恢复了原状。有没有好的办法呢?答:佛在《楞严经》卷8有提到三种增进修行渐次的方法要领:【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所以您自己先要了解您的问题出在哪里?能够把握「除助因、刳正性、违现业」要领,才会有效,而不是盲修瞎练;因为睡眠盖的消除乃是对治悉檀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骄有慢就无惭无愧,说明惭财、愧财不够!骄指自己真的很好而欺负、教训人家;慢指高举或自己没那么好、变成好像很好!有骄慢的人会认为自己很好,就不会下手修行。菩萨在骄慢升起后应忏悔,忏悔增长惭、愧财,修行就会进步。骄偏在我所上面,不知都是无常的;慢偏在心行上。※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天所要为各位菩萨演述的佛典故事,是有关于《众经撰杂譬喻》卷上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其佛典故事内容,主旨是在提醒众生,人命在舍报的过程时,并非全无觉知,当医生判定死亡时,此往生者之意识犹存,仍然可以分别了知。所以若有人想进行器官大体摘除移植时,都需要很小心的处理,如何不用让往生者因苦痛觉受而起瞋恨?如何帮助行善者得利益?藉由故事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现在很多道场都是在放生,但是我想要问的是:放生的意义何在?现在很多人都在放生,而且集体放生,造成生态的失衡。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那我们学佛人应怎么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答:梵网戒第二十个轻戒,戒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慢心的人不争人首、不当第一,他也不想把别人降伏。他只是心里面存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行,但是他不想降伏你。可是因为他心里面有优越感,所以他就不肯低下心来听听别人的心意。当他表现他的优越感时,如果人家不相信,他就起瞋心了。譬如有的人,悟了之后,不管他悟得真悟得假,悟了以后就去告诉别人:真的可以开悟呢!我已经悟了,你赶快来学。可是人家不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起信论》前面讲的是离开一切诸恶——止息诸恶。可是止息诸恶以后,仍然不能使你如实的清净啊!还要有方便把你的善根加以增长。把恶法除掉以后,一定要有善法来代替嘛!不能只是革除人家的旧命,你要有更好的新命还给人家,这才能叫作啊!同样的道理,破坏以后一定得要有建设,你把坏的法破坏掉了,得要接着有好的法建设起来,所以惭愧与悔过以后,接着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既然俱足福德因缘参加禅三,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该如何努力使看话头的功夫成片,而能眼见佛性,找到本来的面目﹖谨呈上后学参加禅三的心得经验,提供诸位莲友参考,祈望能有所助益,稍许尽到后学丝微心力,以报答无尽之师恩。一、早晚的拜佛要确实、要诚心:时间为半小时或一小时,每一拜十分钟为适当。有妄想生起时,不要理它,重要的是看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次法的修习:1、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修习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基础。若不信次法修习所得的因果,即是心地不净者,所修解脱道、佛菩提道都将不能成功。2、次法的修习,可以修除性障、成就福德,是佛菩提实证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以上所引便知︰爱欲贪瞋等烦恼并非悟后立刻除尽,所以明心见性是得无生忍,最懈怠的开悟者,须七次人天往返,才能不受生死;有的人一次人天往返而不受生死;有的人往生于色究竟天,在那里解脱;有的人特别利根,悟的当生断尽烦恼而成菩萨阿罗汉,不受分段生死,各不相同,但仍未到究竟佛地。所以应当悟后起修,请佛子明察。世尊在经中说有两个障碍,使人不能成佛。第一个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就是世尊告诉我们,有十个不能忏悔的戒应受、应持。我们一般人受了戒,如果犯戒了还可以忏悔,忏悔以后戒罪就消失了。但是这十个戒是不能够忏悔的,忏悔了这个戒罪照样在。可是世尊说:这十个戒必须要受、必须要持。第一:叫我们不可以杀人,也不可以杀二十八天的天人、天主、天神、天子、天女,都不可杀。还有诸佛——如果有幸,遇到应化身佛不可杀,遇到了诸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