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故事中第四个太太就是我们的身体,平常吃饭化妆,爱护到最后,不是我们的;第三个太太就是财富,生前我们拥有的黄金钞票,到了最后还是别人的;第二个太太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到了我们要的时候,我们的亲戚朋友顶多替我们上个香;大太太是我们的心,到最后只有心跟著我们去,所以我们平常要修心,修心是最重要的事。》(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28~29)平实云:星云法师 三摩地

2018-07-20

若未能断离我所之贪著者,则不能入学解脱道,误以为世间六尘万法皆是可贪可乐之法故;对如是人,则当教以我所之患:是味为患,变易无常,有为非真,无常即苦,贪之复招苦业,当速远离,以免为之所缚而转造恶业,为业所牵而流转生。学人若受此教,得离却我所贪著,则教观行:觉知心之我虚妄、思量心之意根我虚妄、三受五受之我悉皆变易无常,无常故苦;觉知心、思量心之心行实 三摩地

2018-07-20

”今天晚上都不知道明日能不能起来,在这样无常的人生岁月里,哪里有时间去论长道短呢?》(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36~37)平实云:既然如是,则星云法师应当专心致志于临济禅之宗门证悟,应当如救头燃,汲汲营营、如丧考妣而参究之,何须以凡夫身分而顾虑一世之名闻利养,见人便说平实之短长?更作无根谤法之愚行?明日起不起得床?自己尚且不知;亡前后之许多过程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解说“生觉悟”之道理,举偈开示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这是清朝顺治皇帝的诗偈。他说,哪一个人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未生我之前,谁是本来的我?我出生了以后,我是什么?不知道。“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人家添丁、生孩子,我们恭喜恭喜;人家人了,我们悲伤,所以生之 三摩地

2018-07-20

”药山云:“受戒图什么?”师曰:“图免生。”药山云:“有一人不受戒,亦免生,汝还知否?”师曰:“恁么,即成佛何用?”药山云:“犹挂唇齿在。”便召维那云:“遮跛脚沙弥不任僧务,安排向后庵著。”药山又谓云岩、道吾曰:“适来一个沙弥,却有来由。”道吾云:“未可全信,更勘始 三摩地

2018-07-20

若驰求知解义句,即万里乡关去也!珍重!”星云法师举古德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开示“自度度人”之意云:《佛法普遍存在“虚空”之中,佛陀的色身当然也有生老病,但佛陀的精神慧命、法身,流于大化之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处不在、无处没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四祖闻其名声,乃往见之,为其说法,方知此乃意识心修行所成之定境,不能了得生,只成个世间圣人,于了生一事,于法界体性之实相修证上,终非,乃尽舍之,不复显现定心境界;以为一切境界皆空尽,便是四祖所说之般若境界,如是之故,鸟兽悉皆不曾再见其复现定境神异境界,乃不复衔花供养。然而牛头禅师如是境界,却又堕于一切法空之空无见解中,同于今时印顺、星云、心 三摩地

2018-07-20

五位者:眠熟无梦时,闷绝时、正时、无想定中(注)、灭尽定中。不能去至来世者谓:此世觉知心以此世之有根身(具足五根并有命根之色身)为俱有依,若五根俱坏,命根不存,此心即永断灭,永不复现;非如眠熟暂断已,次日又复现行,故不能去至来世。是故前世之觉知心不能来至此世,此世之觉知心非从前世来,故一切人不忆宿命,须修宿命通而后知之。是故能听能说能知之心唯一世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如是进修,亲证四禅八定境界具足者,亦仍是外道境界,终究与佛法之解脱道不相应,亦与佛法之佛菩提不相应,纵能成日里住在四禅中或非想非非想定中,只成个常见外道尔,有何解脱果之证量?有何般若之证量?何况圣严法师连初禅都不能证得?焉能教人禅定之修行法门?连我见都不能断,云何能教人以解脱道?如来藏之所在,至今都未曾知、未曾见,云何能教人以禅宗证悟之法?乃至 三摩地

2018-07-20

胤栖心佛理,幸逢道人,乃为赞曰:菩萨遯迹示同贫士独居寒山自乐其志貌悴形枯布裘弊止出言成章谛实至理凡人不测谓风狂子时来天台入国清寺徐步长廊呵呵抚指或走或立喃喃独语所食厨中残饭菜滓吟偈悲哀僧俗咄捶都不动摇时人自耻作用自在凡愚难值即出一言顿祛尘累是故国清图写仪轨永劫供养长为昔居寒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聊申赞叹愿超生 (原标题:附 三摩地

2018-07-20

自从别后,已三生作国王来,总忘却也!”拾扫地,寺主问:“姓个什么?住在何处?”拾置帚,叉手而立;主罔测,寒捶胸曰:“苍天!苍天!”拾问:“汝作什么?”寒曰:“岂不见道‘东家人,西家人助哀’?”因作舞、笑哭而出。又于庄舍牧牛,歌咏叫天曰:“我有一珠埋在阴中,无人(能分)别者。”众僧说 三摩地

2018-07-20

彼以为佛教亦只是种种宗教信仰中之一种,与其他宗教信仰并无差别,不知佛教之内涵其实是函盖三乘菩提者,不知佛教是以出离三界生苦为主要内涵者;不知世间所有宗教中,不曾有一宗教能令人亲证三乘菩提中之一种,何况具足?亦不知教之上帝耶和华,仍是欲界中轮回生之凡夫众生,尚不能知色界天境界,何况能知阿罗汉之解脱证境?更何况能知菩萨境界?当知永远不能稍知诸佛菩提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说禅云:《什么是“本分事”?是明心见性的事,是了脱生的事,是回到本家的事。本分事,是认清本性、安住身心、慈悲忍耐、发心作务的禅风。禅者的生活中,无处不是禅,吃饭是禅、睡觉是禅,行住坐卧、搬柴运水,无事不禅。禅,不仅包含了生活,更包含了宇宙所有。所以,我们能将做人的本分做好,将事做好;是自己的,不去推辞;不是自己的,不去妄 三摩地

2018-07-20

她想:“再过几十年,自己不也和老祖母一样要埋骨黄泉吗?”一个转念,她冲破了最后一道“生的关卡”,对她来说,生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事,悟透了无常的生,她体会到了不生不灭的究竟安乐。她的这一“悟”,比起世间虚妄的所有,价值又高多了。》(佛光《石头路滑》页147、148)平实云:这位现代“美丽的小姐”也是霉运当头,遇到 三摩地

2018-07-20

吃饭吃得合味,禅也!睡觉睡得安然,禅也!离开生活,佛法有何用?今日修道者,只重生,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佛光《没时间老》页202)星云法师又开示云:《禅,离开不了生活,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一个人不把生活照顾好,禅安住在什么地方呢?碗不洗、地不扫,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怎么能解脱呢?有诗云:“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参 三摩地

2018-07-20

“此意如何把似君”,这种无住才能安住的深意,要如何诉说?一切都要靠自己用心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境界是生的境界,要靠自己去实地修证。》(佛光《千江映月》页197)平实云:星云法师之临济禅,原来都在意识心上作文章;一向都以意识之行于善恶而分凡圣,不以是否亲证三乘菩提而分凡圣,同于世间外道宗教:皆以世间善恶行而分凡圣。所以会认同一神教外 三摩地

2018-07-20

若人欲会祖师禅,且与平实同探马祖看水公案:一日,麻谷山宝彻禅师随马祖行路之时,犹未证悟故,便请问云:“如何是大涅槃?”大涅槃者,谓从来无出无入、从来不堕生亦不入涅槃,此乃禅宗证悟者所住境界,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此涅槃非是佛地所证之无住处涅槃,不可混为一谭也!马祖大师见问,便回答云:“急!”麻谷禅师当时未悟密意,马大师这个机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说者,俱名坏法谤佛之地狱人也!若人亲悟自心如来藏,现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之种种运作现象,现见阿赖耶识心体离言、离说、离身根执著、离六尘分别、离一切世间事分别、离烦恼、离生、离善法、离恶法、离断灭、离恒常、不住涅槃、不住生、离愚痴、离智慧、离无明、离觉明、离世间法、离出世间法、离流转法、离出离法……一切皆离,唯取众生无明种 三摩地

2018-07-20

所幸惠明将军宿具慧根,闻而不疑不退,否则将如今世听闻平实明说者之退失而生疑诽谤也!六祖当时为免随后继续有人追上来夺取衣钵、横生枝节,必须迅速了断,是故当时为惠明将军明说了,后来宣讲坛经时,不得不隐覆密意而作了这么一段开示,使得当时及后世多少大禅师在六祖这一句下!尽在不思善恶之觉知心上广作文章,今时四师悉不能免。千年来之诸方大师尽皆在句下之后,无 三摩地

2018-07-20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又言:“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复次,真实心者,在家出家悉皆具足,何分高下?复次,在家悟得真实心时,现见自己与未悟之出家众真实心无异,平等平等;彼诸出家法师若有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