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之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下品中生的这个菩萨,他平常是有学佛,他是受五戒,可是就毁犯了五戒;受了八关斋戒,又毁犯八关斋戒;受了 三摩地

2018-07-20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之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里佛的开示:这么深恶重业的这个恶人,阿弥陀佛都要接引他,所以阿弥陀佛是最最最最慈悲的,连五逆十恶的众生都要摄受。可是有的菩萨会想,我们好像有看到其他经典说阿弥陀佛不摄受五逆的众生,我们来看一下哪些经典有提到这个。我们看说,在《佛说无量寿经》的这个部分,佛有讲说不摄受五 三摩地

2018-07-20

之后她很高兴的过来打招呼,她问我在哪里学法,当告诉她,是在萧平实老师座下修学时,尼师(她说早期是在佛光山常住)脸上的笑容减少了许多,她说:「有人在你们那儿学无相念佛,如果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请问他要不要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我说:「当然要去啊!」她按捺不住怒火:「你们不是说无相吗?既然都无相了,甚么都无相了,全部都没有了,还有阿弥陀佛?还有极 三摩地

2018-07-20

他洗好了澡,穿着非常洁白干净的衣服,身上还涂得香香的,把胡须、头发统统都把它刮得很干净,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整洁庄严;但是这个时候呢,有人拿掉的蛇、掉的动物,而且那个蛇啊、动物啊尸体都已经烂坏,而且有臭味肿胀,把这些东西放在那个少年人的脖子上。这个时候,少年人对放在脖子上的东西,当然会非常的嫌恶,想要赶快把牠丢掉。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对待恶念就要像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想一想那是怎样一种境界,我们还想在世间继续混下去吗?还想在这些种种情感,种种烦恼当中纠戈不清吗?佛陀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就等着我们去,她要的不多,只要我们称念名号,妈妈把全部都准备好,就等着我们回头,我们不回来,不知道在忙什么。所以这方面如果能越清晰,愿自然从内心油然升起,感恩之心油然升起,忆佛之念自然升起,想不成就都难。你在念念当中都带着对佛 三摩地

2018-07-20

从广义上说,意根只要是在遍计所执,都是掉举,(令如来藏)流注染污业种(有漏有为法),令众生沉沦生为业。如果时时能无相忆佛拜佛,则是精进而不放逸,即是一份清净意根令清净之善业种子(无漏有为法)在如来藏心中流注,决定趋向上品往生乃至究竟成佛也!知道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在无相拜佛忆佛时,都不免会有妄想生起,倏忽而过,有的同修就不免要攀援执着,不能安忍 三摩地

2018-07-20

临命终的时候,由于过去生修来的福报,遇到过善知识跟他说大乘十二部经的名字和意义,听完以后他就叉手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可以除掉五十亿劫生的重罪,乘宝莲花往生。他在极乐世界的宝莲花里面住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花开,见到的是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两位大士,跟他讲甚深的十二部经,再经过十个小劫才能证得初地。(原标题:净土略说) 三摩地

2018-07-20

」然后示现学习各种世间学问,娶妻生子,见人间有生、老、病、,而于二月初八降魔,明星出时,见道成佛。二月初八日转,说法四十九年,于二月初八明星出时入涅盘---等(菩萨处胎经卷七),称为八相成道,以八相成道在人间示现,而后入灭,这是应身佛。因为世间众生得道因缘成熟了,所以在世间示现。一般人持名念佛感应所见的是化身佛。感应所见的化身佛,通常是八尺或一丈六 三摩地

2018-07-20

问、《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后有报,纤毫受之。】但是,念佛人一生都是善恶间杂。临终时,蒙佛慈悲接引,往生极乐,神超净域,永谢尘劳。那他们在此生所做的恶事不就可以不受报吗?比如我未信佛前曾杀生,但如果我舍寿后,能带业往生,不就可以不受恶报吗?为什么经中说:「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后有报,纤毫受之」呢?再如,我贪心重,爱吃面包。但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六观进一步讲:即使是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若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此人如是至心,念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后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念佛有怀疑的人,乃至五逆十恶的人念佛都能往生,何况是至心念佛,且努力的修积三福净业的佛!自古及今念佛人往生者极多,《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他们上战场时手拿刀枪,嘴中大声唱念阿弥陀佛名号而努力杀敌人;他们的战旗做得很高大,上面都写着阿弥陀佛圣号。他们从来不思索:自己的亡是被杀而了以后能否正念分明?如果能生西,又是哪一品、哪一生?他们弘法的领导者从来都不提,只教信徒努力杀敌求、求往生,所以本愿念佛宗(一向宗)的武田军,个个骁勇善战、视如归,都是想要早而生到阿弥陀佛那里 三摩地

2018-07-20

另外还有出世间天,也就是所谓的解脱天,那么解脱天指的就是一切的三乘的贤圣,因为能够解脱于三界生轮回之苦。另外还有第一义天,第一义天就要亲证这个涅槃实相,具有实相智慧的菩萨。这样叫做六念。可是我们仔细加以分析之后,会发觉念佛是第一个,那第二是念法--这个法是从佛口所出,所谓佛是法根、法源、是法依,法是佛所说的。那么说念僧,所要念的僧,当然是要依佛所说的法道去实 三摩地

2018-07-20

老师说只要找到了,一句话就可以说出真心在哪里,但是我又不知?要我说哪个真、哪个妄,还是搞不清楚,于是就自下结论──一定是我定力功夫不够(看话头及在日常生活上的观行)、拜佛时间不够,所以无法悟得成片!以后一定会找到的!所以日后的疑情已经变成要找这个心了,偏离了要把真心与妄心的体性分清楚!变成是要找这个感受五尘虚妄的意识心!走错路了,自己却不自知,真是 三摩地

2018-07-20

古来多有净土宗祖师教导学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者,然而彼诸祖师所说之语,常有误导众生之处,譬如倡言:生西之后即是已经脱离三界生。然而事实则非完全如是,谓生西之后尚非完全等于已出三界生轮回故;此谓一般净土行者若得果遂往生极乐之愿者,大多为中品中、下生,间有上品下生及下品三生者。此意乃谓:以往净土行者真能了知大乘菩提义理者极少,多属被诸净土大师所误导,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五逆的罪当然是很重,一般的如果造了这五逆罪,当然是一定是要下地狱的,也就是说造了这五逆罪,除了在这世间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之外,他后还要下地狱。但是如果是念阿弥陀佛的话,阿弥陀佛的慈悲就可以让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只要他有信心、有愿力,发愿往生,并且要真实的去念,这样的话就一定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大家想想看,犯了五逆重罪的都能够往生了,何 三摩地

2018-07-20

譬如他们说,往生西方以后,就是已经脱离了三界生,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完全是这样。也就是说,往生西方之后还不是完全等于已经出离三界的生轮回,还要在那边继续修行。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另外再做探讨,下面我们看看在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修行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于堪忍世界学佛是速行道、易行道。为什么在娑婆世界的修行是很迅速的修行法门呢?为什么说禅这个法是 三摩地

2018-07-20

若有菩萨,以宿愿故,入生界作狮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随意而作佛事。”那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愿,当你发愿往生极乐,得八地以后,或者得初地以后,你还想回来说第一义法度众生的话,释迦牟尼佛看你因缘具足了,他也会帮助你不离极乐而在这里度众,释迦世尊有这个愿嘛!7、尊师重道方能禅净圆融最后我们要说,修学禅净圆融、禅净双修的法门,必须尊师重道。诸位来到 三摩地

2018-07-20

大宝积经卷111,佛云︰「生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无疲倦。」故知禅乃般若,一念相应而得悟。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如来藏。如来藏不落境界中,于六尘中随缘而应,然不会六尘六入。祂与七转识妄心和合似一,行相极细故难悟知。所以明心很难,自古以来就很难 三摩地

2018-07-20

佛言,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之罪(《观无量寿佛经》),念佛还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获得佛菩萨的加持,更有利于秽土的修行,是以各宗学人无论是否求生净土,皆应念佛。以上简要地介绍了大乘佛法两个主要的行门,为学人拓宽实修路上之瓶颈,学人当于此土发大心求悟,悟后更发愿往生极乐,尽快成佛,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益自他。(原标题:实修大乘之行门--禅净双修) 三摩地

2018-07-20

令此恶王多日不。即执利剑欲害其母。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栴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