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次日清晨半睡半醒时,脑中浮现出一些字句,不论其是否为佛菩萨加持或是共修熏习之种子现前,但已将心愿如实表达,而在填表时并未全文抄录,已制成小书签来提醒勉励自己,原文如下:末法众生,实可怜悯;弘法利生,舍我其谁?明心见性,悟后起修,乃大丈夫,所应当为;此生不为,更待何生?行菩萨道,摧邪显正,乃理所当然,且势在必行;故荷担如来、续佛慧命,尽未来际,为佛之 三摩地

2018-07-20

在这些外道的道场中,他们都宣称他们能教人明心见性,然而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在这些道场之中,都只有“明心见性”这四个字,而没有明心见性的内涵,更没有明心见性的方法。学了几年之后,我觉得似乎不太对,于是我离开了。离开之后,我决定要自己读佛经,于是我自己请佛经来读。我读了《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经》、《 三摩地

2018-07-20

这首偈子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但是,后人如果依此偈修行,还是可以得天大利益、免堕恶道的。因此,五祖还是当着众人的面对这首偈子大加赞叹,并且要求大众焚香读诵此偈,依偈而修。但是,私下里,五祖还是告诉神秀说:“你的这首偈子,还没有明心见性,见地还不到位,还在门外。如此见解,欲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于当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中荐取。”说完, 三摩地

2018-07-20

 信州智常禅师悟道因缘智常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贵溪人,童年的时候就出家了,并且立志要明心见性。一日,他前来曹溪参礼六祖。六祖问道:“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智常禅师道:“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愿垂慈摄受。”六祖道:“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吾 三摩地

2018-07-20

也许这正是触动道吾和尚明心见性的契机所在吧。不管怎样,道悟和尚听到“识神无”三字而开悟,决不是偶然的,必定是他心心念念在道上会、功夫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才有这精彩的一幕。道吾的尚开悟后,当即前往参礼在本地传禅的关南道常禅师,并得到了他的印可。后来,道吾和尚又前往德山宣鉴禅师座下,继续参学。在诸方尊宿的钳锤下,道吾和尚道业大进,法味弥著。后 三摩地

2018-07-20

”宣鉴禅师后来听说南方禅宗盛行,大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下学人莫不归附,心里愤愤不平,说道:“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lou,拽掉)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于是,宣鉴禅师便担上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准备去湖南、江西,找那里的禅宗大德一决高低。《青龙疏》系 三摩地

2018-07-20

”张栻居士又问:“正当知有时如何?”[宗门中,常把已明心见性的人,称之为“知有的人”。知有的人同样闻声见色,只是他不分别计度而已。]道颜禅师道:“闻声见色只如常。”张栻居士一听,豁然有省,遂作偈曰:“闻声见色只如常,熟察精粗理自障。脱似虚空藏碧落,曾无少剩一毫芒。”道颜禅师于是点头印可。张栻居士临终前, 三摩地

2018-07-20

[按丛林的规矩,入室必须是已经明心见性的人。没有见性,不得称入室。]如琰禅师圆寂后,原肇禅师一度住持净慈、灵隐等道场,末后又回到径山,重振师席,将径山道场修复一新。一时衲子云集,其气象之盛,不减如琰禅师当年。 (原标题:338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禅就是借助参究念佛的是谁,得以明心见性。绍琦禅师曾经示秀峰居士云:“夫念佛者,当知佛即是心。未审心是何物,须要看这一念佛心,从何处念起,复又要看破这看的人毕竟是谁?……祖师云:‘惦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所言心者,非妄想缘虑之心,乃虚明圆湛广大无相之心也。三世诸佛之所证,证此心也。六道众生之所 三摩地

2018-07-20

等到明心见性之后,要修福业可以继续修福。还没有明心,还没有见性之前应当把一切福报修集的事业暂时放下来。所以有缘的人要精进的修禅,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就应当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多多修集福德资粮;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修学参禅的功夫,看看有没有障碍。如果还有障碍,就得放下参禅法门,继续去修各种福业,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并且要每天把所修福德功德回向怨亲债主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说禅云:《什么是“本分事”?是明心见性的事,是了脱生死的事,是回到本家的事。本分事,是认清本性、安住身心、慈悲忍耐、发心作务的禅风。禅者的生活中,无处不是禅,吃饭是禅、睡觉是禅,行住坐卧、搬柴运水,无事不禅。禅,不仅包含了生活,更包含了宇宙所有。所以,我们能将做人的本分做好,将事做好;是自己的,不去推辞;不是自己的,不去妄 三摩地

2018-07-20

六祖惠能大师当初未到黄梅时,就能听经解义,但对自家大事并未契入;到了五祖那里,虽终日在磨坊里作苦役,不曾阅经读藏,但终能明心见性,可见悟道非从文字上得。藏经楼上的禅者,虽不看经,却能老实修行,每日只管打坐。藏主慈悲,劝其阅藏;禅者无奈,只得以悟境相示。禅,不限于文字,只要认真参究,廓然贯通,一样可以悟出本来面目。》(佛光《没时间老》页38)平实云:世 三摩地

2018-07-20

”佛光禅师为甲乙丙这样回答后,在座旁的侍者很不以为然,因此就非常不满地问道:“老师!您老是当今一代禅师,禅是当初佛陀留下的以心印心的法门,成佛作祖,没有比学道参禅更重要的事,他们甲乙丙等应留下来,在您的座下与您学禅,以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才对,您老怎可鼓励他们走呢?”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还有你啊!”》如是举说之 三摩地

2018-07-20

令一切人明心见性去。岂不快哉。或有问道林脱却。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只对他道。何处不逢渠举。修山主颂云。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师拈云。声不到耳色不到眼。声色交参万法成现。且道。还踏著解脱道也无。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幸举。僧问石巩。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巩云。这的无生死。师拈云。还识这的么。俊鹘捎空去。懵鸟泊篱头举。古者道。生死中 三摩地

2018-07-19

无论任何佛教宗派,区别仅仅是入门的方式方法不同,但其所修学的标的必须和禅宗的明心见性的内容完全一致,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佛法就很会落入表相佛法、表义佛法、世俗佛法、商业佛法、迷信佛法等假、邪佛法的范畴,堕落为外道法。所以,禅宗三关(明心、见性和末后句)是浩如烟海的佛法体系的总航标。而禅宗宗门密意壁立千仞,勘验之方式必须凌厉非常、雷霆万钧,否则无法承 三摩地

2018-07-19

自古以来明心见性一次解决的人很少、很少、很少,这都是稀有动物。这时他追忆说:「向脚跟下亲见得了,元不由别人。」原来要证的这个东西,不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是自己家里本来就有的。「这时才相信,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乾坤就是宇宙,也就是空间与时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说宇宙中间有这么一个宝物,隐密地藏在这个五阴众形之间。「已经到了诸佛出世、祖师从西方而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