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现在们接着看下一段,《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卷一:佛灭度后。诸。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象。称弥勒名。如是等辈。一念倾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宏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们接着看下一段如是等众生。若 三摩地

2018-07-20

如何用法界真实的投生道理来看待《生死书》从弥勒菩萨的开示,们可以了解,会往生到哪一道,完全是要看有情众生在世时的所作所为。如果是造善业较恶业为重的,就会和善道相应而往生善趣;而如果是造恶业较重的话,自然就会随业往生到恶道去。但是有一些外道,或者是假冒的佛门外道,不懂得法界运作的真理,也不听受佛陀以及诸大菩萨的开示教导,却只盲目地接受假藏传佛教教祖 三摩地

2018-07-20

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此践形之正轨也。或以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何得偏指西方。有乖全体。曾不知华藏海中。一尘一毛。具足十方无边器界。极乐庄严。亦复如是。然则但见阿弥陀一佛。即已遍见十方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土。即已遍历十方佛土。何以故。即一即多。无二无差别故。唯此法门。释迦尊金口所宣。十方恒河沙诸佛所共赞。诸大 三摩地

2018-07-20

所愿当具说之。第一愿。设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第二愿。设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第三愿。设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第四愿。设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第五愿。设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第六愿。设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 三摩地

2018-07-20

以大音声。告诸众生。之所有一切善根。尽迥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称名字。若其为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愿令转轮圣王于安乐世界作佛事已。入无余涅槃。乃至住时。 三摩地

2018-07-20

演说苦空无常无之音。佛告远曰。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邪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远谓法净惠宝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即自制遗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八十三。慧持。远同母弟。与远同事安公。遍学众经。亦有高行。隆安中。辞兄入蜀。以西方为期。住郫 三摩地

2018-07-20

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起。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照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语已。二大圣同舒金臂摩照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 三摩地

2018-07-20

辈未念佛时。作诸不善。其罪无量。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唯有一心念佛。则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庶得出离地狱。成就庄严。况父母生。令出家。唯望度脱。以报重恩。若破戒堕陷。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大众闻者。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或损额失声。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尝中夜顶像行道。有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 三摩地

2018-07-20

悟空宁有。知苦悉无常。大士谈元理。声闻会宝坊。经宣十二部。偈演百千章。直指菩提径。俱浮般若航。挽回寻剑客。唤醒失头狂。九品标粗妙。三乘互抑扬。炼深终绝矿。簸净岂存糠。示现真弥勒。咨参妙吉祥。圣贤云叆叇。天乐日铿锵。俊伟纯童子。伊优绝女郎。语言工问答。进退巧趋跄。火齐恒流(原标题:净土圣贤录往生比丘第三之四) 三摩地

2018-07-20

迷本智光。妄堕轮回苦。旷劫不暂停。无救无归趣。劣得此人身。仍遭劫浊乱。虽复预僧伦。未入法流水。目击坏。欲挽力未能。良由无始世。不植胜善根。今以决定心。求生极乐土。乘本誓船。广度沉沦众。若不往生。不能满所愿。是故于娑婆。毕定应舍离。犹如被溺人。先求疾到岸。乃以方便力。悉拯暴流人。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心。然臂香三炷。结一七净坛。专持往生咒。惟除食 三摩地

2018-07-20

已得中品生矣。见诸同志念佛精进者。皆有莲华以待其生。言毕而逝(佛祖统纪)。能奉。钱唐人。专修净业。常见佛光照身。一日无疾。告其徒曰。吾往生时至。少顷。众闻诵佛声厉。往视之。已合掌面西坐逝矣。异香满室。有乐声隐隐西去(佛祖统纪)。慧安。明州人。住小溪杨氏庵。专修西方。诵金刚经。寒暑不辍。常于室中见佛光下烛。一日示疾。端坐。戒众勿諠。移时曰。佛至矣。令众 三摩地

2018-07-20

为国王。虽享福乐。不免无常。闻西方净土。可以栖神。当发愿求生彼国。于是六时行道念佛。每供佛饭僧。王及夫人。躬自行膳。三十年不废。临终容色愉悦。现诸瑞应(往生集)论曰。自佛教东来。有国之君深心宏护者。代不乏人。而往生瑞应。纪载罕闻。不可得而详也。昔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窅然丧其天下焉。夫诚能以净土为归者。其于天下。亦若是而已 三摩地

2018-07-20

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慨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游绝域。其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全于幽谷。然后妙觐天仪。启心贞照。识以悟心。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忘年。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宏哉。程之度西林㵎北。别立禅坊精研元理。 三摩地

2018-07-20

汝杀。善和告妻。急延僧为念佛。僧至。谓云。经言。若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至心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善和云。地狱至急。取香炉来。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向西厉声称佛。未满十声。遽云。佛来也。已与宝座。言讫而终(佛祖统纪)。金[奭-人+大]。不详其所出。以渔为业。已而改行。断荤血。持佛名。日万声不辍。一日忽告 三摩地

2018-07-20

恒遣阿难来慰问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时韦提希号泣向佛白言。世尊宿何罪。 三摩地

2018-07-20

辈为人岂不知。又天台黄岩正等寺观师。畜一鸜鹆。常随人念阿弥陀佛。一旦立死笼中。乃穴土而葬之。舌端生紫莲华。大智律师为偈颂之(佛祖统纪)。白鹦鹉。岭南一士人所畜也。晨朝必诵观音号。白衣咒。兼能诵归去来辞。赤壁赋。及李白诸诗。或晨课未毕。导以诗文。不应也。一日谓士人曰。从西方来。还从西方去。其夕奄然而化(见闻录)论曰。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性。乃至三恶道 三摩地

2018-07-20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予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 admin

2018-07-20

许果妙-----念佛心得报告“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大美妙,和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末学自七十一年十二月廿日--儿子的生日,决心开始学佛;原因是感于平素造业大多,宜多修行,以作为儿子之表率。此后,参加寺院及共修会之念佛共修,每周三、四次。平常亦尽量利用空档念佛,如骑车、走路、搭车或上班之空闲,或出声念或默念,另听闻净土五经有关之录音带及 三摩地

2018-07-20

而对于迟钝之,依旧在总相上绕。及至小参,导师喝说:“大粗了!”顿时脸热心跳,不知如何是好?蒙导师慈悲开示,恍然方知整理方向,自觉粗心大意,不曾细心、不会细心。接著导师又施设方便,令从早至晚一切动静中去整理真妄心,有了导师的指导,分清领悟何谓粗细及总别行相,一面整理一面欢喜:导师智慧善巧方便,乃至愚如者,亦得转折升进。最后导师给予第三个问 三摩地

2018-07-20

李素贞-------念佛心得报告以感恩的心向大善知识萧导师及教导的亲教师顶礼三叩拜。亦以见道所有之功德回向给诸位老师:愿诸老师法身慧命常自在,能带领更多众生开佛知见,宏扬无相念佛,藉以明心见性,得以解脱。南无阿弥陀佛末学十五岁时,经同事接引入一贯道拜佛,熏习仙佛圣讯及因果循报。二十一岁不顾母亲顾虑反对,由少食肉改为全不食众生肉。(现在母亲已经八十岁了,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