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至于漏尽通的证得,除了禅定的功夫之外,那必须要现观觉知心、思量心,也就是意识、意根的虚妄;现观之后,还必须要断除想让觉知心、思量心永存的这样的执著;确实断除之后,确实有能力、有自信于舍寿时灭除自,就是能够不让来世的觉知心、思量心又再现行,这样才是真实证得漏尽通。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见及断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 三摩地

2018-07-22

不遇声闻缘觉师,愿得遇菩萨僧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行,这些都是业障的一种。如何转业呢?得看个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作法来面对处理,有的人于无量数劫都无法摆脱业障的束缚,有的人乃是超劫精进的菩萨,却是以一剎那一剎那的时程来度脱业障,这也是《解深密经》当中世尊开示超劫精进的重点。业 三摩地

2018-07-22

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当然尔」,以为一切佛语都只是他说话的「脚注」,对于佛世如何如何,都是以自己的意识情想来妄想推测,以为就是会如此,因此佛陀也会如此,如此真是过于大胆!过于愚痴!这是恶世,如果没有障碍,如何算是五浊恶世!所以佛陀降世,来到人间,便要随缘示现诸苦,只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依于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寿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轮回,无边地一个又一个的生死流转,众生如此。菩萨要以断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 三摩地

2018-07-22

加持是否真的有作用呢?们相信这也是许多学佛人所亟欲了解的疑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们先来看看世尊的法教包含有哪些呢?世尊的法教除了包含们所耳熟能详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外,还包含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等总共五乘法道。譬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零二〈称扬功德品〉中说:世间所有人乘、天乘、若声闻乘、若独觉乘、若无上乘,皆从菩萨摩诃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个单元中,们蒐集了许多您可能产生的疑问,将以问答的方式来呈现,希望帮助您早日消除学佛的障碍和罣碍。现在们就开始来解说这些问题。问题一、请问家里香炉中的香棒是否每天应该要清理呢?们的回答是: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往往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譬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如果不能每天清理的话,将会造成佛案脏乱不庄严,也很 三摩地

2018-07-22

問、蕭老師在《楞伽經詳解》曾有言:證得初果的人,心中必定不會升起「得了初果」的念頭,否則就是三縛結沒有真實斷除。末學百思不解,難道對證得初果的人來說,沒有「自己」、「」的存在嗎?如果沒有,那麼擁有喜怒哀樂的是誰?沒有「」,那麼為了什麼修行呢?不就是讓「自己」消除煩惱,學得自在快樂嗎?避免惡業,不也是要讓來世的「自己」好過嗎?如果沒有自,何嘗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为十?即(1)临终生于善念,谓生柔软心、福德心、微妙心、欢喜心、发起心、无忧心;(2)身无痛苦;(3)少能似语一心忆念所生生父母;(4)于妻子男女作怜愍心,如常瞻视无爱无恚,耳欲闻于兄弟姊妹亲识姓名;(5)于善于恶心不错乱;(6)其心正直无有谄诳;(7)知于父母亲友眷属善护念;(8)见所营理心生赞叹;(9)遗嘱家事藏举财宝示之令出;(10)起净信心请佛 三摩地

2018-07-22

再者,们知道三界万法皆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因此说证悟者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后,现前观察如来藏不生不灭与三界诸法生生灭灭,因此知道此罪性亦是由如来藏所藏种子的现行,因此从如来藏来观,知道「罪性本空,从缘幻有,了不可得,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故。」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及一切 三摩地

2018-07-22

列举真实案例:们当地有位“佛教徒”,平时喜欢境界法,喜欢感应,看过一些易经的书,经常给人家算命,这些都与鬼神的意念相应,容易招致鬼神附体,因为这些鬼神有点小神通;刚开始她不接受,多次附体她都不接受,于是鬼神(东北低级的草仙,草仙就是狐仙、黄仙、莽仙、长仙。长仙就是蛇仙)来折磨她的小女儿,当时她的女儿只有四岁,整天哭闹,经常从炕(东北的火 三摩地

2018-07-22

阿难!修习佛菩提的人应当永远断除五辛,这就是所说的第一种增进修行的渐次。」(原标题:吃素学佛人不吃五辛) 三摩地

2018-07-22

并且此人对于经典乃是断章取义、甚至是断句取义,们且看经典原文中怎么说。《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卷1:【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经典中明明开示「 三摩地

2018-07-22

最近一个月内把金庸小说的射雕三部曲和笑傲江湖这四套都看完了,四套总共十六本书葛格一个月就念完了,可见葛格最近真是懈怠!忏悔忏悔!不过看金庸小说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像是学习中国文学,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毕竟是在描写人,在这当中们可以看到很多心行,有各式各样的个性,菩萨道要学习佛陀的「世间解」,所以看小说也可以稍微了解一下人性吧!话说回 三摩地

2018-07-22

问、自从受了本会的菩萨戒以后,末学就一直有一些困扰:第一、每二个月要诵一次菩萨戒,末学在第一次诵戒时却忘了,成为违犯小戒;从此以后,常常为了恐怕忘记诵戒,心里就很惶恐,不知该怎么办?第二、有人说:「菩萨戒应该每半个月就诵一次,但们二个月才诵一次,不如法。」学生因此觉得很惶恐,不知道们这样是否真的不如法?是否违犯戒律了?末学是否应该考虑舍戒?第三 三摩地

2018-07-22

针对学佛人素食的部分,们列出四点说明:(1)学佛人素食最显见的目的,乃在借由不食旁生之肉,断除直接或间接引生之杀业因缘。此外,近年来针对素食的研究结果,不但发现了素食实际上对色身有许多帮助,更显示了为提供大量荤食而运转之相关产业(如畜养牲畜等),对目前的地球环境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再从食物的供应越来越短缺的情况来看,畜养动物生产一份肉类,可能需 三摩地

2018-07-22

爱与憎,念念变迁,而且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怎能说祂是「真实」?修行人若能经常如此现观与思维,自然不再认意根为真实。而且意根普遍的执着一切法,在六尘境界中处处作主,反而不能在涅盘的修证上面作主,正是吾人流转生死的根本,当然不该妄认意根为真实。(原标题:如何现观第七识意根的虚妄) 三摩地

2018-07-22

昔曾闻。有一小儿闻经中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时此小儿故穿一板作孔受头掷着池中。自入池中低头举头入孔。水漂板故不可得值。即自思惟。极生厌恶。人身难得佛以大海为喻。浮木孔小盲龟无眼。百年一出实难可值。今池小其板孔大。复有两眼日百出头。犹不能值。况彼盲龟而当得值。即说偈言巨海极广大浮木孔复小百年而一出得值甚为难今池水小浮木孔极大数数自出头不能值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些人受了戒以后,遇到别人冤枉他,就发誓说:以受戒而不许妄语的戒法向你保证,绝对没有做这件事;如果有做,就下地狱。这样做是犯戒的,犯轻垢罪。不许用戒法来保证世间事的做或未做。以戒法来作保证,也是违戒的;这种做法叫作赌咒,赌咒在菩萨戒中是违戒的;但是常常有人这样做,所以特别讲解一下,让大家小心注意。(原标题:不为世事而作咒誓) 三摩地

2018-07-22

佛讲的经典,们只能顶戴受持,怎么可以夹腋下又放地上,这是不可以的。经典上也不可以注记,你要注记时可以另外用笔记本注记。这个基本知见大家得要注意,因为对佛、对法的恭敬心乃是非常的重要。」普贤十大愿王的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因此行普贤行的行者,恭敬心礼敬诸佛乃是最重要的,经本法宝亦是代表佛之法舍利,们一样要顶戴受持而恭敬,这个规矩要懂得。对于佛所开示 三摩地

2018-07-22

大梵天王听了之后,还欢喜地礼谢观世音菩萨说:【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看到这么记载,很多人会以为只要意识心起慈悲、平等、无为、不染著、观一切法空、对众生恭敬谦卑、心不散乱不贪取、不见有一个,这样就是无上菩提心,就是在修行;其实这都是在事相上打转,都还是落在意识心境界中。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