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除了过去世已经开悟的菩萨之外,一般部分是起贪而入胎的,他们贪这一世的父亲或是这一世的母亲而入胎。而如果是因为起瞋而入胎的,那就会到阿修罗道去。可是阿修罗道中也是不离贪的;阿修罗道遍于其他五道,所以有时候不讲六道,而说五趣众生。也就是说,他们受生到五趣中而成为心地凶猛的众生。再回过头来说,这些已经入胎将开始下一世的有情众生,他们刚入胎的时候,有没有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六种假名菩萨,是对自己生起轻想,心中老是想:我算老几?哪有可能开悟?不可能啦!如果于己身生于轻想,他一定踏不进同修会的大门来。由此看来,诸位好像都有大心,但他们老是想:我没有办法得到无上菩提啦!大乘法的开悟是无上菩提,我这种愚劣的人哪有可能?他心里面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假名菩萨,不是真的菩萨。实义菩萨不会这样想,实义菩萨会想:我即使捨命也要悟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法中的参禅者之所以会悟错,亦是由于对五蕴的内涵不如实理解,于是错认五蕴中的觉知心(放下人间烦恼时的有念灵知以及时的离念灵知)为常住不坏我,将识蕴错认为真如、佛性,于是识蕴就成为识阴,由识阴遮盖了实相智慧光明,永远处于凡夫位中;若是错悟以后竟向大众宣称或在书中宣称开悟了,便成就大妄语业,必然下堕三恶道中。由此证实:不如实知五蕴内涵的人,对于真正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明知道自己未悟,却以悟者身分接受檀越供养,甚而为信徒印证;此类增上慢者,慢习深重,而不肯虚心求教已经开悟的人,死后必堕地狱,这是凡夫大师们所应该警惕的。十方诸佛如来都观众生有此诸慢,都是因为无明而狂饮愚痴毒水,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慢习生起,心必远离,见此慢障犹如溺于巨海之中,无力救拔一般。藏密所说的「佛慢」即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广修善业而不修禅定、不知或不求断我见,更不知或不求开悟明心,此种精勤广修十善慈济众生而不谤法之行,未来世就只能生到欲界天享福,但是当此行善的福报在来世生天享完后,剩下往世所造微小恶业种子仍然收藏于自心藏识中,因此天福享尽后就得下堕于饿鬼道或人间的畜生道中受报。又如凤山寺的《广论》班学员们,以佛法之名,努力为藏密经营赚钱之事业,以所得利润拿去资助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它的真相与秘密又如何?若确如这些密教文宣所吹嘘的神奇,为何不曾于显密文献中看到“持诵”此六字而断我见证初果,或开悟明心证真如的实例?却多半是在消灾解厄、趋吉避凶上祈求?而应验与否,却未必皆如人意?面对藏传佛教传统上习惯于唱高调、吹牛皮而无真实受用,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视这六字的内涵是“真言”或“妄语”?是“明咒&rdqu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证根本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佛教以外的人都不曾听说过阿赖耶识的名词,更不要说去实证祂、去体验祂的运作了。通常人们感觉到的心只有一个,也就是见闻觉知、能分析思考的心,称为意识。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六种假名菩萨,是对自己生起轻想,心中老是想:我算老几?哪有可能开悟?不可能啦!如果于己身生于轻想,他一定踏不进同修会的大门来。由此看来,诸位好像都有大心,但他们老是想:我没有办法得到无上菩提啦!大乘法的开悟是无上菩提,我这种愚劣的人哪有可能?他心里面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假名菩萨,不是真的菩萨。实义菩萨不会这样想,实义菩萨会想:我即使捨命也要悟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义菩萨的第一要件就是要能听受深义,深妙法义能够听受;因为一般人听了以后心里面就会害怕:听说正觉讲堂在教人家开悟明心见性,可是我不敢去啊!因为我的根器不好,哪有可能明心见性?去了可能会闹笑话,所以不敢去听。你敢来听深妙法而不退转,是初步成为实义菩萨了。第二种实义菩萨的条件是乐近善友。换句话说,就算已经离开了恶友,却说:我自己在家读经、读论就好了,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大乘别教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明心开悟不退的菩萨,虽然由所证恒不生灭的如来藏,能现观蕴处界的生灭无常无我,也能观照如来藏的从来不起我念、从来不作我想、从来没有我的认知,也是彻头彻尾的无我,但所证也只是人空,也并未证法空。必须是菩萨见道通达入地了,成为初地以上菩萨,依诸地所修道种智,现观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显,从如来藏而来。所以证实如来藏即是一切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真假开悟》,页348,佛教正觉同修会。)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中;因为一切法都不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若离蕴处界,就无一切法可说,由蕴处界的具足而辗转出生一切法故;然而二乘四圣谛中的苦圣谛,说的正是蕴处界的内容,不会外于蕴处界等世俗法,也都是在说蕴处界是缘起法,其五阴的自性都是生灭无常的,十二处与十八界终归坏灭,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的见道就是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阿赖耶识(如来藏识)。七住位的修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七住位的开悟证得阿赖耶识本心,是正式修学佛法的起点,此后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所证的第八识心阿赖耶识为基础的,所以,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七住位的开悟,就像一道门槛,七住位开悟见道以前的持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人证得此心,现观此心所住之境界,就是实证本地风光的贤圣!一切禅门宗师的开悟就是证得此心啊!如同觉林菩萨偈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指的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因为一切有情皆本来具足了与过去佛、现在佛平等的能够具足种种功德法,能出生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漏无为,本来解脱的心,这个心就是三世一切佛的佛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七住位的修证即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如来藏。禅宗之开悟明心,往往不用语言文字,学人以一念相应慧便觅得自心真如——如来藏识。禅宗的开悟明心就是大乘的见道。由已亲证自心真如故,同时断身见、我见,渐生般若慧之根本无分别智(般若总相智及别相智),亲证中道实相观。七住不退菩萨,悟后有一个现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导师则是由于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并且帮助也实证如来藏;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并且也帮助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而且符合三乘经典至教量,所以大家共同认定他是真的开悟。也有人问:听说大乘是后来才兴起,大乘经典没有结集史,大乘经典来路不明,不大能够相信祂的内容。关于大乘兴起的问题,在上个单元已经解释过,声闻部派佛教之后的大乘兴起,已经是第二次兴起。提出这样问题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云:如诸菩萨,能知能说一切语言自性,于念念中自在开悟一切众生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三十七参〕,善财承教,即于此佛会中,参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为说出生广大光明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亲近供养一切诸佛,入一切智大愿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三十八参〕,善财承教,即于会中,参大愿精进力救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翻阅大乘经典,从一开始在序分的时候,就必须以第一人称「如是我闻」来演述莅临的诸大菩萨的功德,这不是直接由法主佛陀而说的话,而是必须第一人称者以适当言语来赞叹诸大菩萨的证量与功德,如是要二乘人加上几句根本自己都无法实证的证量来称赞菩萨,请问这样的评论,哪一位小乘圣人可以来作?不要说现前正觉讲堂的诸君已经开悟明心见性的菩萨们都没有办法,即使是八地满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印顺不能接受大乘是佛说的事实,因为如果般若教与唯识教也是佛所说的法,那么印顺自己等于是承认说:「我印顺是没有开悟的。因为般若教的实证是要亲证如来藏,唯识教的实证也是要亲证如来藏,而我印顺都没有证得。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他就一直坚定的主张:「没有所谓的权教与实教的法义不同啦!一切人都有权有实,因为一切人都有初行的经过,到现在久行而成为实教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应当知道,西天真悟的禅师祖师们,写出不朽的论作,以宏扬佛法,然诸证地果德还是不能及佛,因此对于一切论著已经大力鼓吹真实佛法,推弘大乘佛典,因此写作论著的菩萨们都不能够和写作经典的人来比较,因此如果按照质疑的人的说法,反而写作经典的人默默无闻,这些证量应该比诸证悟菩萨祖师还要高出甚多的人,反而是一代一代不断地暗地里提供这些经典,这些不求闻达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连听闻都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中的道理,这中的实义,又如何去修,又如何去证呢?这样说要了解这生命中的实相,岂不是缘木求鱼!如同有人以为这生命中的实相,是在不断地打坐中,就可以得到,不断地到一念不生,这样就可以得到,如是的虚妄!以没有一个念头生起,又如何去观察一个真正的实相,实相要能被观察,如是的「不相在」,至少也要有可以想要观察的,这样这个被观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