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唯识观行是明心后的一种深细的心行—观所取与能取空,末学尚未触证真心而不揣浅陋地野人献曝来略说一些初浅的经验供同修们参考。想要修观行之前,必须具备一些定力,也即,须先有「止」的定力,才能于历缘对境中修「观」。例如:一位习于酗酒者,对于美酒当前却无法自制,而喝得酩酊大醉;如此之修行人是随业流转,不足与其论观行的。萧导师的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地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圣号。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不仅口念,同时心听,达到心口合一的阶段。若继续念佛,则会由口念心听转为心念心听。心念心听是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观照心中佛号之音声,使不间断。若心念心听清楚分明之时,就可转入心念心忆阶段——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想念佛。起初,以心念为主,忆念为辅,忆佛之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什么拜佛要头面贴地?佛法:彻底放下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生理:头、心脏、全身和足底几乎拉平,拉开脊椎关节,脑脊髓液回流顺畅。跪地时使下半身与心脏接近,血流回心时不需耗费很多能量。脊椎向背部拱起,不致压迫腹腔,脊椎前大血管,血流阻力小,使腹部、下肢血流供应丰富。3.为什么拜佛站立时要收下巴?后颈贴衣领?佛法:人往外看时,下巴会不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是在救护众生免堕地狱业中,并不是排斥别的法门;因为证悟般若的标的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亲证如来藏;除了亲证如来藏以外,没有证悟般若的标的。正因为亲证如来藏是证悟般若的标的,而不是法门,不可以把标的与法门混为一谭;所有宗派之内,都可以有不同的法门用来证悟如来藏,所以不必排斥的法门;但若所悟的标的不是如来藏,就必须加以举证说明,这并不是排斥别的法门,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就是要思念佛的种种功德,思念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思念佛的功德庄严,还有思念佛不断地救拔一切众生的那个慈悲。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个一念相应就是禅宗的明心开悟,这个境界我们称为果地的无相念佛,这个才是真正的念佛三昧。但是这样的人落在空的一边,还没有究竟,所以不能叫作实相念佛。因为实相是非有也非无,也就是说这个实相,祂不是无相也不是有相,所以只说祂无相那就落在空的一边,不叫作实相。那么了知这个道理之后,又会进一步地去开始探究,开始体究,终有一天一念相应,他就看见了佛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意思是,大势至菩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一段不断地使用忆字,并举相忆之情形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按理说两岁多的孩子应该是不记事的,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与母亲分开之时她满眼的泪水和我撕心裂肺的哭声。直到后来我都在想,若是以眼泪的多少来衡量我能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怕是三辈子也够了。后来我上了大学,又因各种因缘去到武汉工作,几乎是一年才能回家一趟,每次最多待一个星期,除去到其他亲戚那里看望的时间,我能与母亲相处的日子便又是少之又少。我常常没有时间概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好奇的请问她有关上课的环境以及我对佛法的疑问,卢师姐非常有耐心、并细心地对我及同事曾师姐说明。当时已经是我读夜二专快毕业的时候了,内心决定就去上佛法课,不继续升学了!早一点修学佛法,可以早一点与过去世的我衔接上。学佛是长远的,早一点接触就可以多学一些,于是就请问卢师姐:“新班哪时开班?”知道可以有新班上课后,好开心喔!卢师姐给我一本《无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必须是中品上生或上品上生者,往生之后始能立即断除分段生死(初地无生法忍之智慧可以断思惑而故意不断之,留惑润生,故亦方便摄在已断分段生死位中),其余皆待闻佛说法之后,多时进修以后,方能断除思惑,方是真实已出三界生死者。此一事实,净土宗祖师古来多有不知者;是故彼诸开示,多有误导众生之处;今者正德居士于此事实多有阐释,凡我净土行者读已,当可即时改正,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它是老少可学,而且不分贵贱,并且它是时时刻刻都可以念佛,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念佛。比如说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房间里面也可以念佛啊,你如果说不念出声音来,你在心里面默念就可以嘛,心里面念佛也是念佛法门啊,所以说这个念佛法门容易修学。念佛法门之殊胜----二、三根普被。另外,这个念佛法门它是三根普被。修学佛法每一个学佛人有种种根器不同,依着种种根器不同念佛法门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此,广义地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是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可以证得唯心净土。如果修到无学之果位,则安住涅槃,才是真净土;修行到达这个阶段时,可以随意往生诸佛的三种净土,也就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和实报庄严土。如果进入佛果位时,则自住于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这才是真正的究竟的净土,不像前面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真悟了,就是上品上生,往生就立刻得到初地乃至八地无生法忍。这样的修行法门,远超胜于本愿持名念佛的法门,因此我们要呼吁:弘扬本愿念佛的净土法门非常非常的好,但是请不要用本愿念佛的法门来排斥弥陀世尊其它的四十七个大愿,也不要排斥其它的佛法的修行,否则就会变成谤法,不能往生极乐世界。2、不可废禅而独尊净土法门在近代独尊崇净土而排斥禅法的那些人,其实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净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个海不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海,是香水海的那个海。要知香水海有多大?去看华严经就知道了。无量寿佛的佛眼有如四个大香水海那么大,而且清白分明。然后祂身上每一个毛孔放射出的光明,都像一个须弥山那么大。世尊又说:再来要想弥陀世尊的圆光。(圆光是指佛身周围的光)。在无量清静平等觉经里面说,有佛光芒十丈,有佛光芒百丈,有佛光芒照射千由旬,有佛光芒照射一个大千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诤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种净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二)禅净互通之事修一般念佛多执持佛号,散心念佛。虽然称为念佛,但大约是打妄想的时候居多。较精进者,发觉妄想时,便赶紧回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种净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三宝在此世界修学禅定,是难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无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即可成办;若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圜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心、意、识固然是妄,但是心意识这个妄心却不能不要;没有了心意识这个妄心的作用,就无法开悟。因此,参究的时候,我们参寻的方向应该要远离心意识,但是参究的过程必须要用心意识做为工具来参究。没有心意识这个工具,我们就无法参究真如佛性、我们就无法参寻无分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经由念佛三昧转入参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亲证实相念佛,由净土法门回归到心地法门。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进入修道位。因此禅宗与净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未可拣别为二。极乐世界犹如色界而超胜于色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诽谤、诽谤善知识者,舍报已,于生起中阴身时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