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真是对我的抬举,为了将被神化的我拉下高座神坛,我必须使用粗鄙的语言自我描绘:无知于,不畏于因果,种现在乐,受无量未来之苦,我真是傻猪一头。 第三宗罪:以杂碎智,取代般若。颠倒赞叹男女邪淫,行四皈依,依凡夫人不依。实则,我与所在宗派破法之罪,说之不尽。打着佛法的旗号,窃取佛教资源,却完全与佛法相向而行、以相似小善小顺之法混淆坏乱,背道而驰。我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拜邪见稠林所赐,完全不以邪见邪淫因果恐怖,完全不顾虑、惊惧死后受报下坠如同忧恼利箭;义云高羌和陈宝生是谓典型的于邪见中生正见想、末世众生说病为法,可怜悯者颠倒如是。随恶知识,执持邪见;愈是精进,去道愈远,我们称之为邪精进;背道而驰,但能作缚,不能令解。佛陀之于邪见的教诲心长语重又让人细思极恐。且看《佛藏经》: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偷盗。偷盗时多不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张某闲暇之余,总离不开说经道法,用因果警示大家,很受师兄们的崇敬,都把他当作善知识、佛门的导师,渐渐的小寺庙的人气旺了,有请皈依的,有请教经咒的、有求加持的、也有亲近侍候培福报的。要知道,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周边,寺庙本来就不多,真正的出家师父就更少了,那时后我很喜欢听他给人讲开示,感觉进步不少,庆幸自己三生有幸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我请他为做了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弘扬佛教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地藏经等,让人明了善恶因果,甚至还有《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样冷门却对修行人指导意义很大的经典。随后是大力弘扬可能最容易被当做迷信的净土法门,多少人因此对这个易行难信的殊胜法门生起信心,佛号不断。更难能可贵的是,早期他为了防止念佛人太执着事相,还宣讲《金刚经》来让净土行人会归空性,即使在当今各类弘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有些所谓的、上师不畏因果,以诱骗威逼强行与一些所谓的明妃佛母发生关系,满足自己淫乐,甚至多人共一个明妃或一人找多个明妃,置社会伦理、世道人心不顾,造无量业报。一些被密教迷惑的女众基本佛学常识都没有,以为供所谓的师傅双修就是空行母、佛母,自误误他,成为泄欲的工具而不自识。虽说也是业报使然,终究佛法慈悲,机缘成熟,终有助众生解脱之道显现。今欲于此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人的因果各人自己受,他人无法承担,也就是即使菩萨想代众生受地狱苦也不可能。但经中为何又说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答:经中有说不可思议的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故意示现逆增上缘来显发成就诸佛无量功德,如经中说提婆达多菩萨摩诃萨示现的「微密妙行大方便」,乃是为了成就、显示五浊恶世释迦世尊的功德无量,这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八识将众生所造之业完好保存,所以因果定律才能成立。那为什么经中又说念一声佛号,能消八十劫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地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佛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佛号,能将其第八识中贮存此世杀人的业种消除吗?哪些业种可以通过念佛号来消除?哪些业种不能被佛号消除?答:1.佛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诵经回向属于法布施吗?能增长现世之福德吗?(萧老师言因果多属来世报,故有此一问。)2.回向之对象可以同时含括冤亲债主与法界众生吗?(某期〈般若信箱〉说助修行宜回向前者,求福报宜回向后者,故有此问。)3.《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可以持诵的真经吗?(萧老师言,除根据法义外,不得以考证等方式判定佛经的真伪,故求问。)4.以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位百法之生起,有如是展转因果关系,故说「如是次第」。五位百法如是次第展转生已,世间出世间法生焉显焉,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脱道,悉摄其中。然此百法一一法中,各有三三昧,唯初地菩萨满心者所知,不许明言。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转识灭已--入无余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经》所述之「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记忆在下一世因有隔阴之迷而暂忘,但自我与他人之关系而形成的「业」(记忆的另一个佛教术语),仍然完整地保留在阿赖耶识中,作为一切因果成立的基础。萧平实的著作及演说全部围绕在上述科学实证的八识论的阐述与说明,因此达到以下广大的影响。第一,将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definition)转化为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以往文史哲学门领域对于永恒事物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记《优婆塞戒经》主要为在家菩萨说的,所以在布施的因果、原理与方法上有很多说明,很注重布施的原理与果报。既然细谈布施的因与果,就一定会谈到法供养;这在供养三宝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供佛与念佛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接下来说供养法。什么叫作供养法?佛开示说:供养十二部经就是供养法。供养十二部经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供养:有愚人的供养法及智者的供 | admin 2018-07-23 |
![]() |
接下来,我们开始来讲布施的因果律。布施为什么能得来世的大福报?不布施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福报呢?我们来看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3中的开示:【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对布施的因果要具足信心,这样未来的果报才会好,父母、兄弟和宗亲及一切众生也都会爱念我们,不会生起忌妒或嫌弃之心,这就是信心施的果报。第四、是时节施。也就是要及时布施,像及时雨那样使受施者获得及时的救助。及时施未来世的果报,就是当我们需要财物时就实时可以得到,因为我们过去就是这样及时地帮助了众生,果报自然也会是如此。第五、要如法财施。也就是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有些人,对于布施的因果没有信心,或者不晓得布施的异熟因果,有许多需要在未来世才能展现;因此在布施之后,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障碍,便抱怨布施没有感应,因此便生起后悔之心,造成将来的果报不清净,或者先受快乐,后受苦恼。譬如在《大智度论》卷94中的开示:【若著心布施,有不称意事,则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若著心供养善人,有少凶衰,则嫌布施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搜集了许多佛典故事,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大家讲述,希望藉由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事迹,使得大众听闻之后,能够深信因果,并且了解菩萨道的精神与内涵,种下修学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布施的故事,这是《六度集经》卷3的记载。从前有一位菩萨示现为鹿王,它的身材非常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种颜色,非常殊胜,蹄和角也长得奇特雅致;许多鹿都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换言之,在因果的酬偿之下,某甲今世值遇盗贼而失掉了财物,然而多半之后虽然广为追寻,依然无法追回所失的财物。而水灾与火灾的部分中,有可能是会与人为的因素有关,譬如说火灾;另外一个部分,则泛指一般所谓的天然灾害,那这个部分,水灾、火灾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这是属于大自然灾害的部分。那么,假如另外而言,乃至包括风灾、地震等等。所以说,往昔不如法求物而布施,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说这个布施的人,他是于布施的因果、因缘果报是有一定的认知,因而对它是有信心的。对布施法的因果,信心不具足的状况之下,他有可能产生后悔之念。譬如说什么样的情况呢?有时候因为对于财物,突然又生起贪爱之心,然后突然就想:万一没有布施的果报,那不是平白无故就损失了那一些财物了吗?有时候这个人是被别人怂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什么就不自己受用那一分财物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一者瞋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从世尊开示的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菩萨修学布施法的一个过程,包括说从小布施到大布施,从求取有为有漏的心态,世世修学布施法之后,逐渐去除一些烦恼与障碍,才能够于佛菩提道的增进是有所帮助的。一开始修学布施法的时候,要不是自己会这么想,就有可能是亲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因果的内容,除了于信位信受三宝、信受因果以外,在住位更要能够了解因果内容的差异,例如布施所种的福田及果报的差别,会因为是贫穷田、或者是报恩田、或者是功德田、或者是世间法的田、或者是出世间法的田而有所差异!所以菩萨在住位所修集的布施内容,从饶益有情来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财布施来护持了义正法的团体以及善知识,用来弘扬了义。在末法时代弘传非常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有些人不相信三世因果,所以在听到这些话之后,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罪业,只是比较倒霉所以才会生病;甚至于会生起了瞋恚心,生起气来甚至于破口大骂,说你触他的霉头,诅咒他往世曾经做过恶事。佛陀说: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不应该生气直接骂回去,而应该要默不报之,随他说去。当他大声骂起来,我们可以去倒杯茶给他,或者是弄点好吃的食物给他,缓和一下他的情绪,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