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个人至天帝释处演说法,一个人则到海龙王宫,另外一个人到金翅鸟所,一个人到皇帝人王之处演说法。当这四位道人说法完毕,他们分别会在天王、龙王、金翅鸟王、人王处,这四王处接受供养。如果钵中还有剩余的食物,就会带回来分给众人,众人对于这百味具足的美食,皆未曾见过,也未曾使用过,于是各自问所供养的道人:这个未曾食过的美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四位道人就为他们 三摩地

2018-07-22

经上常常说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惟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解去思惟的话,又能依经所说而如实履践,也能够在此世减少恶因缘的现行,增加善因缘的发起, 三摩地

2018-07-22

说法集名数经》云: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一、礼拜(略)二、供养(作意: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1])正觉供果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三称三拜)正觉赎果偈愿此清净香,赎回供物。祈求加持,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三摩地

2018-07-22

问: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一切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菩提回向是指,为了趣求一切智心,所以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法,回向未来能得成之果德,这就称为菩提回向。第二是众生回向,菩萨心心念念为救护众生,所以愿意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法,都能与众生共享,这就叫作众生回向。第三是实际回向,菩萨厌求有为之法,趣求实际,所以,以自己所有的善根功德回向,能够求得平等如实的真如法性,这就叫作实际回向。总合以上三种回向,我们可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恩、七者观罪性空。(《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问:如果在没有堂,或是没有像的地方,诵经、持咒、念或是无相拜以后,回向给自己或自家眷属,这样是否如法呢?所做布施及放结缘书等种种回向,是否也必须在堂或者是前回向才如法呢?答:回向不一定要在前才能进行。譬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 三摩地

2018-07-22

二、所知障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道,也可以说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道上的障碍。三、业障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应该如何忏悔业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来说鬼神大多徧道教的法,教的很少;如果神明要其附身,是要经过被附身的人同意的,或讲条件;然而一般低等的鬼神,是用强迫的方式而强附其身.因为能被附身的人体质差的原因,容易让鬼神附身,这也是乘虚而入;一般有阴阳眼的人是佷容易被鬼神附身的,尤其是低等的动物神.列举真实案例:我们当地有位“教徒”,平时喜欢境界法,喜欢感应,看过一些易经的书, 三摩地

2018-07-22

说法集名数经》中开示七种最上供养的圣教,让大家了解一下七种最上供养的内容。经典中说: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从这一段圣教的开示可以显示出来,菩萨道的行者,在他广行一切善根之后,他必须要回向发愿,而得以使自己早日成就道。因为,如果能够早日成就道的话,就能够更有智慧、更有福德广泛的利益一切的有情、一切的众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回向这个法非常深入,所以我们今天略谈教回向的实践。回向乃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善净法,这是一切的菩萨都应该要彻底实践的善净法。但是回向这个功德法,比较是属于事修的部分,需要努力的去实践;而回向这个功德法,乃是成就道广大福德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加行。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开示说,我们看弥勒菩萨怎么说。弥勒菩萨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 三摩地

2018-07-22

说法集名数经》云:“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一、供1、供至诚奉上香、花、果等,胡跪叉手,诵《供偈》:“愿此香花果(或具体供物名称) 遍满十法界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菩萨 增长诸福慧 回向早成道 正法传十方 皆共成正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三称) 三摩地

2018-07-22

《大悲忏》藉由一心恭谨称念观世音菩萨,仗其威神,深观菩萨悲愿及教示,持诵《大悲咒》,让弟子于诸菩萨前至习发露忏悔,以清净身心、灭除修行障碍,进来愿行自度度他,令弟子早日契入三乘菩提法要,早证菩提!《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三摩地

2018-07-22

每每会遇到同修有种种修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意外灾害、家人阻扰、工作忙碌、生活困顿等等事相出现,因而障碍之修行时,总是会劝请他们能够殷勤的履践忏悔、发愿、回向等三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并且在前至诚恳切的祈求诸菩萨的加持,以排解修道上的障难。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修度过难关,继续迈向福慧庄严的成之道 三摩地

2018-07-22

这婢女抱着孩子去到大路旁边,放在地上,便代替孩子向出家人礼敬,所以,不论是门中的出家人或外道中的出家人被礼敬以后,就随即咒愿说:愿这孩子健康长寿,父母所求如意!到了晚上,孩子竟然活了下来,于是就抱回家取名为大路,梵音就是周利的意思。后来大路在法中出家,成为阿罗汉。过了几年,婆罗门的妻子又生下一子,仍然央请隔壁老婆婆来帮忙,但这一回是由另一位婢女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愿意经常诵经,代表着对于法有信心,也因为常常诵经的关系,信心越来越坚固,使得信根能够逐渐成就;同时未来世碰到这部经典,或者经中所出现的菩萨名号、法名相等等,也都会觉得很欢喜而希望进一步修学。因此藉由读诵经典,也可以把这些善净法的种子,种进心田之中带到未来世去,届时便很容易与法相应,因此利益很大。即使对于经中的某些义理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因 三摩地

2018-07-22

1总说学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应随时以清净信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随已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是培养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报的庄严因行,所以应该欢喜虔诚地时时无间于三宝前随力勤修供养。《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戒品》中说,于日日中,应于三宝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若未广设供养,最低限度亦应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 三摩地

2018-07-22

〈三称 菩萨圣号〉(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阿弥陀、观世音菩萨•••)弟子OOO于 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现前色身,正受苦报,百般折磨,痛苦不堪!弟子深信语,今世所受,必为前世所造,恶业所感。弟子深心悲痛,惭愧至极。无奈业重,不知业因,又道业懈怠,智慧不开;无法经由自己身口意行之观察,了知业习,加以调伏,深自悔责己心。 三摩地

2018-07-22

为了避免造作十不善业而使恶业增长,须依四力来作对治,四力者如法称造,法护、日称等译之《大乘集菩萨学论》卷10〈8清净品〉说:《四法经》云:言:「慈氏!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由读诵禁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当地是迷信弥漫的地方,很多人都把迷信当成了法!包括寺庙的出家僧。我以前不信,反对迷信!可是却因为很特殊的因缘,我走进教。我的性格是:要么不做,要么做好!学也一样。怕被他人欺骗,我找了我们当地世人所谓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给我家落的座!他领着我一起请了八尊、菩萨圣像和道教塑像: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等11尊像;三个香炉:所谓: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