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不管是阿含诸经、般若经、唯识,这个三转法轮所说的,都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佛菩提道、解脱道这样的一个道来修行;但是,如今他说没有第八识,也就是把根本灭除,这就是毁谤。说没有第八识的人,他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但是我们再来看说:那到底西方极乐世界那七宝池当中的莲花是怎么来的?我们刚刚讲说,佛发了第十八个愿,只要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菩萨在佛菩提道上,应该多与众生结善缘,不要结不好的缘,未来才能迅速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既然已经知道,与众生结下善缘或者恶缘将来会有不同的果报;接下来要探讨:如何与众生结善缘,而不要结恶缘。在经中,佛曾经为大众开示:宁愿对众生起贪,也不要对众生起瞋。因为菩萨起贪能护念众生,与众生结下好的缘,未来众生看见你会喜欢的接受你的教化;如果菩萨起瞋,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同佛所传授的这个五个阶段的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提乘,在世尊下生之前,此地的众生普遍的程度,必须是已经多所熏习了这样子五乘教法的内容。虽然在佛陀出生前的千百年当中,并没有佛教、佛法这个名词;但是呢,五乘的佛法当中实际上的内容,早已经传遍了本地、深植人心。也因此在文化的考证上,许多现代的学者认为:佛教的出现,不过是继承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马鸣菩萨在《大乘启信论》中说过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能够满足《心经》所说的这三个要件这一个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当然也是绝对所说的不会违背于《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刚刚所说的这两首四句偈的道理;而这两首四句偈的道理,其实也就是佛法里面的三法印;三法印虽然是在阿含里面,阿含时期就提到了,可是一切佛法的修证,不管你是小乘、你是大乘,都绝对不可能离开三法印的印证,而能够说你所修是真实的佛菩提或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世尊的法教包含有哪些呢?世尊的法教除了包含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外,还包含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等总共五乘法道。譬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零二〈称扬功德品〉中说:世间所有人乘、天乘、若声闻乘、若独觉乘、若无上乘,皆从菩萨摩诃萨众方便善巧而得成办,菩萨所有方便善巧,皆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成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十二类所有众生如果进求佛菩提的三昧境界时,应当断除世间的五种辛菜;这五种辛菜,煮熟了以后食用就会发起贪淫之心,如果是生吃时就会增长嗔恚。像这样子,世界中进食五辛的人们,纵使能够为人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总是嫌他们说法时身体与口气都散发出臭秽气息,于是全部远离而去;以致有许多饿鬼道众生,都会在这一类人进食五辛的时候,前来舔舐他们的嘴唇而长养饿鬼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要对佛菩提道有基本佛法知见的人,都不会弄错此人又说:【在「佛说弥勒菩萨上下生经」中,经言:「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即弥勒净土是天神境界,无法了生死,天福享尽,还入轮回中。】这是公然毁谤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净土,公然毁谤当来下生成佛的妙觉菩萨的极不善业行,应该对众公开忏悔以免舍寿后下堕地狱;如此自救之事,方是此人目前最急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能随善知识修学佛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二甘露法门,生起解脱智乃至菩提智之智慧火焰,焚尽自己无量劫以来,执六根、六尘、六识之五蕴身心为真实我与我所之无明烦恼习气,或发愿毕生以自己之身口意来修学佛法、护持正法,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能有更好的精力,从而可以更长久地依法修行,为之弘扬正法多尽一份护持之力,这才是舍身——以身命供佛之真实内涵啊。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说明去除妄想执着的道理,想要比较有全面及概要性的了解可以参考本会每本书后,由平实导师制作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以及「佛教正觉同修会修学佛道次第表」;另外平实导师著作的《禅—悟前与悟后》也有非常详细及有次第的介绍去除妄想执着的方法,建议您可以仔细阅读,或直接参加本会各地的禅净班课程,禅净班有专任亲教师教授辅导,可以让您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都要有智慧,布施以后所得的福德不要在地狱中用,也不要在饿鬼、畜生道中用,而要在人间享用:除了自用以外,还可以庄严佛菩提、利益众生。所以布施是大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谤法;不知道的就闭嘴不讲,心中也不要自己胡乱妄想,很单纯的安住在一个状况中:这不是我所证得境界,对或不对我都不知道,所以我不要对这个法下定论。这才是有智慧的人,他布施的果报还是存在,就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慧能度众生,这样就不是为生死善果而布施了,就是心净。布施时不要为生死善果而做,也不可以为了想要善名超过别人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中叫作伪善,是做给别人看而求名,也为了名称胜他而施,这是不净心施。有人则是为了想在未来世色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修行是一条长远的路,如您提到的,必须福慧皆具,不只在家居士必须福慧皆具,出家菩萨亦是要福慧皆具;尤其是佛菩提道的修证,许多的因缘是必须在世间法当中去成就,因此有句话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虽然处于世间杂染法中,却能够依此缘之激励而能够对于解脱与智慧的增上有助益,端看您以什么角度来面对。所以,若是工作性质不是与恶律仪有关,因此不会影响修行,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所以,法义上的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至关的重要性的。又譬如《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不同的法门才能成就。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大乘佛菩提道是含摄解脱道在内的大菩提道,八正道当然也是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应知应学,只是更赋予了大乘法的意涵。我们先来看看八正道各个的内容,再从中了解佛教对于职业的看法。八正道第一正见,就是能明见、能够明白的能够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实理。第二正思惟,就是既然有了四圣谛真实义理的正见,就要进一步思惟而使智慧能够增长,心无邪念。第三是正语,就是时时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其实戒律应当是一切佛教大小宗派或是道场里面都应该奉行的,没有不持净戒而能证解脱果或者是佛菩提果的。所以,不论菩萨是戒慧直往或是戒定直往,你看看都一定要以奉持戒律为要。假如学人毁犯净戒,尚不能保住来世的人身,更何况说能够证解脱果乃至于佛菩提果。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就是值得我们探讨:什么是圣贤呢?而且是菩萨要去以头顶礼拜呢?那就是因为这个圣人跟贤人,他能够在佛菩提道里面,能够成就圣位跟贤位的果证,而他们成就圣位跟贤位的果证,都是因为他们实证了无见顶的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当我们实证祂的时候,你不能说祂有顶,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超越祂,所以说祂当然没有人可以看到祂的顶;因为祂是世出世间一切法,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声闻解脱道,尚且不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他就是出家人,更何况是大乘佛菩提,更不会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他就是出家人。在《大宝积经》中弥勒菩萨曾为大众开示: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出家仅是表相而已,不是真正的出家;真正的出家就是在佛法有所实证,并且以实证所得的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供养法宝时,就如同在供养佛一样,没有差别;又法可分为三乘菩提,那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及佛菩提。如果相信有三乘菩提之人,也是在供养法。从佛的开示可知,供养法宝有理、有事,理不碍事,事不妨理,而且理事圆融。在事相上,供养法宝,就是在供养三藏十二部经。所以菩萨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三藏十二部经,就是在供养三藏十二部经。然而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三藏十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谈为什么在如来世尊种福田就是在功德田种福田?这是因为如来世尊于世间的人天善法、出世间的二乘菩提、世出世间的佛菩提完全了知,具足了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所以在如来世尊种福田,就是在功德田种福田。从上面分析可知,对佛宝的如来世尊种福田,就是在报恩田、功德田种福田。接下来说明为什么对三乘菩提的法宝种福田就是在报恩田、功德田种福田?首先说明报恩田部分,如 | 三摩地 2018-07-22 |